
眼下,正是荔枝上市的时节。它白嫩肉厚的外表,配上清爽鲜甜的口感,征服了杨贵妃,也征服了爱吃荔枝的每一个人。




吃荔枝为啥会吃出“病”?
易发于连续几天或一次大量吃荔枝后的人群容易发病(尤其是年岁尚小的孩童,他们因食用大量荔枝而吃不下正餐,更易引起低血糖反应)。
很多朋友看迷惑了:荔枝那么甜,吃了荔枝还会低血糖?
而我们平时测的血糖是血里面的葡萄糖含量。

1. 荔枝中含丰富的果糖,食后使人体血中果糖含量显著升高,果糖被人体吸收后首先在肝脏中经一系列酶的催化,转化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原贮存,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。大量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后可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,使肝脏调低血糖浓度,导致血液内葡萄糖供应不足,引发低血糖反应。
2. 根据《柳叶刀》在2017 年 4 月发表在全球健康上的研究报告,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 A(降血糖素 A)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,有降低血糖的作用,抑制了正常的脂肪氧化和糖异生。未吃主食的情况下大量吃荔枝,体内糖原耗竭,人体就会动用脂肪、蛋白质来供能,但荔枝中的这两种毒素会抑制这个过程,从而导致人出现低血糖。
划重点:在未成熟荔枝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成熟果实,食用未成熟的荔枝更容易患病。

二是无节制大量吃,
三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,或者身体机能弱的人(老人、孩子)
2.每个人的耐受力不同,目前科学家无法给出推荐量。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议,每天吃200~350克水果是适宜的。按照一个荔枝20克计算,大约10~17颗,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肯定是不推荐的!
3.不要吃没有成熟的荔枝。
4.本身就有口腔溃疡、牙龈肿痛、咽喉炎等不适的人,少吃或者尽量不吃荔枝。

同时,要提醒大家,果糖含量高的食物,最好都不要空腹大量吃,比如夏天的标配水果西瓜。
有人还有下面几个疑问
荔枝确实会在运输储藏过程中,进行无氧呼吸,二氧化碳、酒精都会产生。

所以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:吃完荔枝,开车前记得漱个口~
“上火”是中医的一种说法,从荔枝成分上看,还是要怪它的高糖!因其糖分高达16.6%,是西瓜、草莓的2.5倍,高糖分让“嘴巴里的生态”处于高渗状态,容易让人口干舌燥,也会加剧长痘痘。糖分代谢会消耗人体内的B族维生素,会引起口角炎。
所以,仍然是吃完记得漱口。最紧要的,少吃一点!!!

有传言称,商贩为了保鲜,荔枝都是用“弱腐蚀性药水”浸泡过的。其实,从其变质机制可以知道,泡“弱腐蚀性药水”一点用也没有。
如果真的看见过荔枝泡“药水”,那其实是柠檬酸、食盐、冰水等的混合液,它们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加工助剂,可放心食用。


(不开玩笑,学会正确吃荔枝,
点赞给你剥荔枝呀)
3. 深圳卫健委:吃多了荔枝,会得“荔枝病”吗?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江苏疾控